當前全國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已經超過70萬人,醫護人員是直接與病人接觸,若是防護不到位,感染的機率非常大!那么,機器人是否可以在本次傳染病大流行中發揮一些作用呢?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機器人技術研究所(Contextual Robotics Institute)所長亨里克·克里斯滕森(Henrik Christensen)表示,機器人可以用于遠程醫療等臨床護理; 后勤輔助,如污染廢物的運送和處理; 以及偵查,例如監測自愿隔離的遵守情況,其團隊在3月25日《科學機器人》雜志發表的論文中列舉了相關案例。
研究人員稱,我們已經開始部署研究機器人進行消毒,運送藥物和食物,測量生命體征并協助監督管理等工作,特別強調了機器人在消毒,清潔和遠程醫療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。
新冠肺炎病毒不僅通過緊密接觸的呼吸道液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,而且還通過受污染的表面接觸傳播。為了預防疾病,機器人可以控制使用非接觸式紫外線(UV)對物體表面消毒,并且機器人可以在高風險、高接觸區域進行消毒、檢測、清潔等其他工作,將大大降低醫護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接觸感染的機率。
新冠肺炎可能會成為未來社會運作方式的轉折點,當前人們工作生活開啟了云辦公、云課堂、云會議等多種線上模式,研究醫療型機器人可以為社交獨特治療制度提供,而不必擔心會傳播更多疾病,但是,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發展領域,因為醫療疾病防御需要建立和維護復雜的人際關系模型,包括他們的知識,信念,情感以及互動的背景和環境。
總體而言,這次新冠肺炎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不斷推動的機器人技術研究,以應對未來發生的傳染病風險。